行业新闻

航运金融稳步发展 中国航运金融市场分析与展望

去年,全球经济继续维持低速增长。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下脆弱复苏,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但由于实体经济增长依然缓慢,失业率及通胀压力改善并不明显,全球经济增速维持“弱增长”格局。受此影响,我国船舶融资增速有所放缓。 今年,国际航运市场或将迎来持续复苏,中国航运金融市场短期内面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船东订船意愿高涨,与2012年低迷运行的新造船市场形成强烈反差,多家班轮公司加大力度订造超大型船舶,加速新造船市场升温。前11月全球集装箱船新签订单量214艘,总计173.4万TEU,同比增长307.44%。新船造价也从下半年起步入筑底回升的阶段,前11月新船平均造价为12621美元/TEU,同比上涨8.32%。

今年由于去年全球集装箱船舶手持订单量规模占现有船队的比例已降至历史低位,预计今后几年集运市场运力供需不均衡问题将逐步好转。新船造价也有望进一步回升。

从干散货航运市场看,2013年,行业运价企稳回升,运力增幅明显放缓,新船订单大幅增加。全年BDI指数均值为1206点,较2012年全年均值920点相比上升31.1%,市场复苏较为明显,但从长周期看仍处于历史低位,复苏之路依然漫长。据克拉克森统计,全年干散货总运力约为7.21亿载重吨,同比增幅为6%,运力较2012年10.4%的增幅明显放缓。干散货船舶造价触底、未来资产升值空间巨大以及市场预期向好等因素刺激全年的造船市场。去年前11个月,干散货新增订单799艘,共67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7.5%。

今年预计国际干散货船舶总运力将达到7.5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4.6%左右,运力增速降至十年来新低。受此影响,预计BDI指数将延续2013年的气温回升态势,干散货运价有望持续回升。

2.宏观因素助力中国航运市场发展

尽管去年航运市场仍在底部徘徊,但今年中国航运市场在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助力下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复苏。

(1)宏观经济助力航运市场持续复苏

去年,美国楼市持续复苏、就业回暖,欧元区受德国复苏的带动,外围国家信心得以恢复,发达国家经济小幅改善,在此影响下,2013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均有一定回升。据海关统计,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双边贸易的回暖也深刻影响着我国航运市场2013年的表现。

今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发达经济体有望继续好转,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企稳,国际经济环境可能相对稳定,总体略好于去年。在世界经济整体平稳并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今年中国进出口增速可能略好于上年。基于上述判断,预计2014年我国航运市场也将随着宏观经济的回暖呈现小幅回升的态势。

(2)相关政策助力航运企业转型升级

去年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一系列航运业发展措施,特别是去年8月26日出台的《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为运力调控、国内外市场监管、减少审批、减轻企业负担等。

在交通运输业税收方面,去年8月,交通运输业及6个现代服务业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营改增”试点。“营改增”试点理顺了交通运输业上下游间的税收流转关系,加快推动产业层次由低端走向高端。为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工信部制定《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于去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去年12月5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1500元/总吨基准对报废更新船舶给予补助。在上述行业政策的指引下,预计2014年我国造船业产业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3.今年中国航运金融市场将稳步发展

尽管我国航运金融市场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增速下滑等宏观因素的挑战,但在自贸区等政策的强力推动和航运金融市场整体东移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国航运金融市场将继续稳步发展。

(1)宏观经济减速风险给我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挑战

今年前两月国内经济减速,外贸增速下滑,宏观因素影响航运融资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至2月份经济数据,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纷纷出现下滑,经济下行压力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2月份的外贸数据也不容乐观。海关总署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5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114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进口137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贸易顺差-229.89亿美元,为2012年3月以来最大逆差。

尽管我们对2014年外贸增速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并认为进出口增速将好于2013年,但前两月的经济运行数据和外贸增速下滑提醒我们宏观层面的风险依然存在,宏观经济压力也将持续传导至航运相关企业,并影响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

成本驱动因素减弱,新船订单增速或面临回调,影响船舶融资需求。根据克拉克森统计数据,去年前11月全球集装箱船新签订单量214艘,总计173.4万TEU,同比增长307.44%,而同期干散货新增订单也同比增长207.5%。而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承接新船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去年全年,新船市场的超预期增长引人注目。

整体来看,在航运企业整体业绩持续低迷,行业景气度仍处低谷的背景下,新船市场火暴的主要原因在于低廉的造船价格。尽管2014年前两月新船价格和订单仍或开门红,但这种背离于行业基本面的增长更多的是资金对后市船舶资产价格的博弈,基于成本端驱动的新船订单增量在2014年能否延续还需进一步观察。新船订单潜在下滑风险带来的融资需求降低也将成为2014年我国航运金融发展的挑战之一。

(2)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给我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机遇

自贸区建设有助于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航运金融市场迎来发展契机。2013年上海自贸区公布的改革方案显示,离岸业务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离岸船舶贷款等航运金融业务将会受益并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离岸业务的管制一直被认为是阻碍中国航运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大部分悬挂方便旗、在境外注册运营,国内金融机构在提供船舶融资服务时必然要涉及离岸业务,但目前设立特殊目的单船公司的限制和外汇管制制约了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远洋船舶融资业务。

离岸业务的管制影响了国内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方面的竞争力。去年9月29日公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第5条指出:“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支持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跨境融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全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船舶融资、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外保内贷、商业票据等。”明确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都可以涉足离岸船舶融资业务。

为了鼓励离岸船舶金融业务的开展,未来自贸区还可能推出更多的金融配套政策,包括在人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可以仅对综合试验区内船舶融资等金融业务实施有弹性的外汇管制,实行有条件的自由外汇政策。具体措施包括,离岸船舶融资租赁机构与非居民从事离岸业务放松外汇管制,保证离岸资金自由进出和汇兑,离岸账户资金可自由划拨和转移等。以上种种自贸区内已兑现和尚未推出的离岸金融政策无疑将加速上海航运中心的发展,并给金融机构开展航运金融业务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3)我国航运金融发展潜力巨大

总体来看,尽管我国航运金融发展与国际一流航运强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我国航运金融仍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借自贸区的东风积极拓展航运金融相关业务是所有国内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

 

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123>>|

最新培训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