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由江入海 携“中国制造”走向巅峰

日前,抓斗式挖泥船、开体驳及附带拖轮等5艘设备依次抵达泰国和黄码头一期扩建项目所在港池,疏浚、打桩设备顺利进场,开始试桩。中国建设者又一次在海外水工领域展现实力,继2019年3月和黄码头一期工程完工后,“水工国家队”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dquo

日前,抓斗式挖泥船、开体驳及附带拖轮等5艘设备依次抵达泰国和黄码头一期扩建项目所在港池,疏浚、打桩设备顺利进场,开始试桩。中国建设者又一次在海外水工领域展现实力,继2019年3月和黄码头一期工程完工后,“水工国家队”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航局”)凭借过硬的口碑拿下了二期工程,在“一带一路”又一沿线国家站稳脚跟。

目前,除了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埃及苏赫纳第二集装箱码头、巴拿马四桥等在建项目以外,他们的脚步还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南美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施工项目超过百余项。

1950年“出生”的二航局,沐浴着祖国繁荣强盛的光辉,生动诠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  拔节生长

新中国成立前夕,长江流域港口设施十分简陋,而中交二航局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被时代需要的岁月里。

于是,1950年1月,南京浦口码头抢修工程委员会诞生了。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长江航道工程局、筑港工程公司长江区工程处先后组建,这也是二航局的前身。

当时,二航局作为一支采用半军事化建制与管理的筑港“国家队”,在国家指令下南征北战、东进西突,先后承建了裕溪口煤码头等几十项国家重点工程。

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二航局陷入了“上游工程不很多,中游任务不饱满,下游任务排不上”的怪圈,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任务主要靠上级下达,施工区域由上级划定的客观条件限制。

如何破解难题?终于在1978年,二航人迎来了曙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起点。而二航局也紧紧抓住时代改革的契机,以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若干规定》为指导,正式提出了“立足长江,面向沿海,兼顾国外”的经营发展战略方针,这也是二航局首次冲出“仅限于长江中上游”指令性计划的束缚,开始在长江、沿海、国外三个市场上竞争、投标。

1983年初,为了进入深圳,承揽华南沿海的筑港工程任务,二航局党委决定派员南下开展经营活动。1984年,蛇口工业区创办,二航局经过上级中国港湾的同意,正式成立了长江筑港公司深圳特区蛇口办事处。

最终,二航局以930万元的价格中标了冲出长江的首个项目——深圳蛇口五湾突堤码头工程。

从1984年4月13日开始施工到10月20日全部完成,二航人仅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工程项目,在该局建港史上还是第一例,被媒体称之为“又一个蛇口速度”。而二航局也借此为继续承担深圳特区水工建设和打入华南沿海建筑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改革开放的头六年,二航局一共完成了1.6亿元的施工产值,仅1984年一年就完成了4950万元的产值,在197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倍有余。

在断脐自立的呼声中  走向市场

到了1985年——全国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一年,武汉市决定将二航局纳入全市第二批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企业。

关系调整后,企业建立和健全了以局长为首的各级行政层层压实的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局机关到项目部形成了一种“指挥灵、决策快、效率高”的新局面。

当时,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国内施工企业20%的报价中标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工程项目后,只从本土带来了十几个管理人员,利用中国的水利水电施工队伍做分包,租用中国设备施工,提前合同工期5个月优质完成工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鲁布革”管理模式开启了我国工程项目体制一场深刻的革命。随后,二航局派员实地考察学习,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就这样,二航局争取成为了全国首批18个“鲁布革”管理模式试点企业之一。

终于,到了1988年,广州新沙港区一期工程成为了首个试验田。二航局为了顺利实施该项目,借鉴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率先提出“国内工程,国际打法”,并于当年7月成立了“联合体广州新沙工程项目经理部”,建立了以项目部为龙头,快速组织、配置、共享关键资源(人员、信息、资金、技术、装备等)的施工机制。

1988年2月,二航局正式将“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确定为企业精神。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二航人在广州新沙港创造出“陆上拼插,水上吊运,整体安放,单根施打”的新兴工法。它通过缩短水上作业时间,将零散的桩在陆上形成整体,增加其重量和体积,提升打插精度,避免了因为流水潮汐等引起的格体倾斜和扭曲,从而保证桩位的稳定。

该工法最后让格体的闭合率达到了100%,没有一根桩报废,没有一根异形桩超过偏位值。当时世界银行来华视察的代表表示,“该项目质量优良,建设速度惊人。”

在市场变革的风雨中  成功转型

上世纪90年代,内河水运市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的崛起已是必然趋势,而我国江河资源非常发达,公路网络要发展,势必要在江河上架设更多的桥梁。

预感到“长江建桥热”即将来临的二航人开始谋求第二次战略转型——产品结构的突破,打破单一从事港航工程施工的格局,向路桥领域进军。

此时,二航局一举拿下了黄石大桥6个深水主桥墩的施工任务。

在黄石长江大桥的施工过程中,他们将水工施工技术成功“嫁接”于桥梁施工中,以承台挡水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变水上为陆上,算得上是当时二航局站稳中国桥梁市场的一大技术优势。黄石长江大桥的“分节整体吊装接高”“高低刃脚围堰”等技术,不仅成功地完成了深水主墩的施工,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速度,还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实现了中国路桥施工的重大变革。

桥梁市场的突破,使二航局迅速由过去30多年一贯制的码头水工施工向路桥建筑市场突破与拓展。企业承建了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四跨径的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打破了中国人不能修大跨度桥梁的神话。

到今天,二航局承建了各类跨江、跨海、跨高山峡谷大桥300多座,世界已建成的十大斜拉桥,二航局承建了其中4座;世界已建成的十大悬索桥,二航局承建了其中3座;世界已建成的十大跨海大桥,二航局承建了其中5座;而中国在建或已建成的30多座主跨径超千米大桥,二航局承建了15座。

在争创一流的征程中  奋勇向前

时间回到2011年,二航人走到了“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档口,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伤口还未愈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放缓,整个国内建筑行业固定投资规模进入瓶颈期,整个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急速加剧。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顶层设计”概念,这也是企业破解发展问题的钥匙。2013年,中国交建正式提出了“五商中交”的战略构想,即全球知名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工与港口装备制造服务商。

而它,也成为了二航局破解发展改革密码的关键钥匙。二航人依托中交“五商”战略,将其中的工程承包商、投资开发商和资产(资本)运营商作为二航局的基本定位,并且将“集约经营,协同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凝聚“商”文化的重要支点:一方面,通过协同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创新思维,拓展产业链。

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就要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全程一站式的产品和服务。

70年风雨征程,二航局从内河走向海洋,从国内走向海外,从码头市场走向多元化经营。

他们陆续承建了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第一高桥贵州北盘江第一桥,世界最长穿越沙漠高速公路京新临白高速公路,世界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世界首座在远洋深海珊瑚礁地质条件下实施的跨海大桥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

在国家改革发展大潮中,二航人不断攀登“珠穆朗玛”,一次又一次站在“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制高点,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魅力和实力。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最新培训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