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回望引航70年,除日益完善的体制改革、逐日精良的人才队伍、日臻优化的管理制度外,科技创新成为助推引航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源泉。
近日,厦门港引航站召开了引航助航信息系统验收会,由厦门港引航站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开发建设的新一代“引航助航信息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除此之外,天津港引航站(现为天津港引航中心)在DGPS引航技术方面的探索,以及烟台港引航站对深水钻井平台引航技术的研究,都成为我国引航技术创新方面不可磨灭的星火,在风雨70年里熠熠生辉。
江海交汇,千帆竞发。沿着中国引航70年发展脉络,科技创新为引航繁荣发展大计“立柱架梁”,为攀登高峰铺路架桥。擦亮国之重器,突破核心技术,中国引航迈向创新高地。
把握新方位
突破引航核心技术
创新,最吃劲的是从“0”到“1”的突破。厦门港引航站雄心勃勃:借创新策源能力,突破关键领域,打造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的发展,进出厦门港的船舶日益频繁,如何以滚石上山之力破解深层次矛盾、推进引航技术转型发展、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厦门港引航站站长陈伯雄告诉记者,为了适应新的引航形势,厦门港引航站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决定借助集美大学航海研究所的雄厚科研力量,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引航系统,研发了“郑和一号”引航系统,这在全国是首创,该项技术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
“郑和一号”引航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引航调度中心系统和引航员PDA终端。其中,引航调度中心系统包括VHF船岸通信、AIS、网络传输与显示、船舶数据处理、记录重放、水文气象、支持保障等;引航员PDA终端包含内置GPS、卫星遥感地图、航道与航标信息、水深、码头及泊位信息等。
“实现AIS船舶动态信息在100米范围内的无线传输,使‘郑和一号’PDA引航系统能无线、实时地接收到AIS船舶动态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引航员在船舶上的引航工作,填补了中国利用WIFI技术经由AIS引航端口(PILOTPLUG)构建AIS无线传输网络的空白。”陈伯雄说。
据悉,该系统在2011年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
瞄准国际前沿,聚焦科研重器,厦门筑牢“最后一公里”地基。
陈伯雄进一步介绍,“郑和一号”是通过在卫星遥感地图上叠加航道、航标、锚地、泊位、水深等等助航信息,并利用船上的AIS信号输入(蓝牙传输)或内置GPS定位系统,为船舶提供准确船位及有关的引航信息,显示极为直观。“这一系统在全国是首创,该项技术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他自豪地说。
正是有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动能在“最后一公里”迸发。
激活新动能
从“经验引航”到“科学引航”
从沿河到沿海,伴随港口业务的“换挡升级”,引航技术发展风头正劲。
据天津港引航中心副主任迟乃旗介绍,天津港是从海河的内河港口业务逐步拓展到海港业务的。随着通航环境的逐步优化,天津引航在技术突破方面也成果斐然。
1988年,为了适应国家对于渤海湾油田开发生产的需要,天津市口岸委要求天津港引航站配合海上油田直接外输原油、装船入口,完成在渤海海域油田超大型油轮海上单点系泊的引航任务。国家利益当前,天津港引航站毅然接受这项挑战。
迟乃旗回忆:“自接受任务后,天津港引航站领导便亲自挂帅,当时有丰富经验的引航员如虞利升、石学礼、张瑞生等都在现场勘察——他们分析气象潮汐,设想作业过程,查阅国内外参考资料,并多次与日本专家及美国单点系泊设备公司的顾问座谈,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据迟乃旗介绍,油田附近海区天气潮流变化复杂,生产储油船受风流的影响会不停地做全方位的自由旋转,并且设施周围是空旷的海面,完全没有固定参照物,引航作业难度相当大。
1989年6月30日,天津港引航站三位引航员靠着精湛的引航技术顺利地将第一艘十万吨级大型邮轮——日本集“日幸丸”轮系泊于BZ28-1油田;1990年7月18日,又有两位引航员完成了日本籍“麻布里丸”轮系泊于BZ34-2/4地的引航任务。这些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油田中日石油公司的中日双方、美国顾问及输油外轮船方的赞扬。
迟乃旗骄傲地说:“我相信天津港引航站在超大型油轮海上单点系泊引航的技术方面一定是全国领先的。为此,在2004年,我们编写了一套《渤海海上油田作业指导书》,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精进,在2014年,又将指导书优化总结为《渤海海上油田操作规程》来指导该领域的引航工作。可以说,天津港引航站在这一领域开创了我国引航史的先河。”
天津港引航站DGPS系统的开发,也是一段技术突破的好故事。
2000年,天津港启用10万吨级航道,为了配合天津港生产,天津港引航站与天津海事局海测大队共同研制、开发了“天津港船用引航系统”(DGPS引航系统)。对于这段技术探索的往事,迟乃旗娓娓道来:“最初我们的DGPS系统电脑和天线之间要用有线电缆连接,我们当时上船都要背着天线和一大捆电缆。虽然麻烦,但是确实好用,信号特别强,在2000年就实现了零延迟!”
后来,天津港引航站又联合其他技术公司对DGPS引航系统进行了技术更新,使得系统天线更小,海图系统也更加完善。这也是天津港引航站从“经验引航”到“科学引航”走出的关键一步。
如今,这一系统已经“进驻”智能手机,成为“随身引航”APP,以更便捷的方式来服务于天津港引航站的日常工作。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正是有了引航技术的“深蹲助跑”,大港大船建设才能实现“起飞跳跃”。
打造新优势
为海洋经济建设添彩
进入新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如何服务海工企业发展,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出“引航”最强音?
创新,还是创新。烟台港引航站站长孙昕初告诉记者,“烟台引航站的宗旨一直是‘精心引领,服务港航’,在深水钻井平台引领方面的探索也是烟台港引航站服务海工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征程上,烟台港引航站从未停止探索。
2010年8月,由中集来福士为中海油服首次建造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海上半潜式钻井平台“先锋号”即将出海试航。这是烟台港引航站所承担的一次高技术难度的引航任务,而且是首次引航该类型平台,外界关注度极高,难度极大,困难诸多。
烟台港引航团队在孙昕初的带领下反复研讨方案、多次实地考察、密切关注气象、强化统一指挥。
同年27日下午4时,引航工作开始,主领引航员一声令下,6艘拖轮同时拖顶,经过5个多小时的精心引领,“先锋号”成功离港,开始了它的试航之旅,也开创了烟台港引航站平台引航新纪元。
截至2015年10月,烟台港引航站5年内累计完成中集来福士建造的9座深水平台上百次引航任务,锻炼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敢于担当的引航团队,总结出一整套引航安全操作理念和经验,锻造出一支过硬的特种船舶引航先锋。
2017年2月15日,烟台港引航站引航员安全引领长度122米、宽度92.7米、高度118米的当时世界最大钻井平台“蓝鲸1”号,被中国引航协会评为“2016-2017年中国引航十大新纪录”之一。
9年来,烟台引航站先后圆满完成了引领当时世界最大无动力海上石油管道铺设船CASTORONE(325米)出航,数十艘次“油服”、 “中集”系列大型海上钻井平台试航、启运,Y001/Y002船背船下水,大型海上起重生活平台“SSCV1”、“SSCV2”进出港试航,“中油海10”、“钻井大师”、 “超级钻工”等多艘次自升式平台海上拖带、装载引航任务,仅2019年就已引领各种海洋工程船舶85艘次,为企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掉“拦路虎”,让创新大道畅通起来。
厦门、天津与烟台的引航创新之路,折射出引航人积极探索、用于创新的智慧光芒,在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中国引航业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更科学、高效的标准来服务于海工企业,服务于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也服务于更广阔的碧海蓝天。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报名截止:${sginendDate}
${schoolname}市场价:¥${MPrice} 会员价:¥${UP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