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海事系列报道之服务国家战略篇]胸怀大格局 定位新坐标

    “‘天乐’轮!‘天乐’轮!这里是‘天健’轮,我们互会红灯!互会红灯!”今年9月12日,中远海运集团两艘“天”字号“姊妹轮”在北极东北

 

  “‘天乐’轮!‘天乐’轮!这里是‘天健’轮,我们互会红灯!互会红灯!”今年9月12日,中远海运集团两艘“天”字号“姊妹轮”在北极东北航道上相遇。自2013年“永盛”轮首航以来,这条被誉为“冰上丝绸之路”的北极东北航道已经先后14次航经中国货轮。北极海域航行,离不开稳定可靠的船舶定位、精准的航行指南和安全信息。一次次的成功背后,蕴涵海事人默默保障、倾力服务的付出。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南京至长江出海口全程通航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北部湾之星”客轮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广西与东盟国家海上旅游合作取得新成果;船载多无线电导航系统性能标准通过国际海事组织认证,北斗国际海事应用再次取得重大进展;渤海中西部海上航路、锚地正推进统一规划,津冀沿海航区通航资源将实现共享共用……海事人的身影历历可见。

  一个个重大命题,一个个崭新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及安全、能源、交通等战略格局中,海事系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海洋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坚持发挥交通海事专业优势,坚定自身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价值追求,主动服务、有效融入,切实担当起服务国家战略的交通运输部门职责。

  经略海洋底气更足

  “要准确把握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海事在国家海洋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以“交通先行”理念为引领的海事系统坚守使命,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在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作出明确要求。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一个正阔步迈向海洋强国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需要海事系统秉承职责,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

  定位准,才能方向明。海事系统充分发挥核心优势,以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为突破口,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维护海上航行秩序、制定国际海事规则等方面主动作为,扩展参与权、增强话语权、争取主动权,有效发挥参与国家海洋事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当“雪龙”号科考船第31次赴南极,海事部门专门订制了14幅中文版南极专用海图,运用无人测量艇,帮助“雪龙”号找到了安全锚泊“新家”,并制作完成了覆盖环南极海域的中文版电子海图。

  当“永盛”轮起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海事部门为其加装了北斗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一体机,提供了《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北极航行参考图集》《北极航海地图集》等航海图书资料,帮助“永盛”轮成功往返穿越北极东北航道。

  从地球的最南端到地球的最北端,海事系统现代化综合航海保障体系蓝图已经全面铺开。建成400多座AIS岸基台站,上线AIS信息服务平台,让社会公众享受到现代化航海技术带来的精准、实时、高效和便利;14000多座航标,覆盖我国沿海港口和重要航道水域,沿海助导航设施成网成链;16座海岸电台,永不疲倦地将平安心声传送八方;逾15万平方公里扫测面积、1500余幅纸海图、1500余幅电子海图,串联起我国沿海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图书系列产品……

  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海事人提升服务能力,践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力佐证。海事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践行国家战略以及服务和保障重大活动中,实现了提质增效、协调发展,让航海用户享受到了覆盖更全面、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优质、保障更及时的安全保障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夯实保障基础,提升经略海洋的底气。

  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去利雅得备忘录授课,既要理论又要实践,学员还会当场给老师打分,非常考验个人水平。但总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谈起去年的阿曼授课之行,宁波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周驰表示。

  在巴黎和东京备忘录协作框架事项下,海事系统曾多次选派优秀PSCO(港口国监督检察官)赴“一带一路”沿线的利雅得备忘录地区开展专家授课,为PSC(港口国监督检查)技术相对落后区域提供技术支持。我国积极输出PSC技术软实力,帮助东盟和亚太国家提高海事履约能力,既为国际海事组织贡献了中国智慧,更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以前是学习者、被培训者,现在已成为培训者、引领者。2015年5月,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海事系统推动我国与东盟在区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方面达成共识。

  在教育培训发展战略的体系下,目前海事系统已成功举办了亚洲地区VTS操作员能力建设项目培训班、2016年中国—东盟溢油应急项目交流培训班、国际航标管理人员培训班、2016年海事空间数据架构与数据管理培训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备和应急能力培训班、《国际海上运输散固货物规则》和《国际海上运输危险货物规则》研讨会等,在技术层面成功建起了获得各方认可的交流平台。国际航标管理人员培训班通过了国际航标协会的认证,并被协会环球学院副院长贝内特先生评价为“同类培训班中最好的”。

  五年来,海事系统依托“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东亚峰会、中国—东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工作机制,推进我国与东盟的海事友好合作关系,研究制定区域合作总策略和方针,利用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中国—东盟海事海运工作组、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合作机制等渠道,促成并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多项交流合作平台。

  以平台为基础,海事系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的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交通运输“走出去”有效结合,利用海事国际合作资源,支持我国港航企业“走出去”和海上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建设,解决海上货物运输方面遇到的障碍、保障海运的畅通和安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后续动力。

  此外,海事系统积极寻求利益契合点和海上战略合作最大公约数,谋求海上低敏感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方针提供了有效载体。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事件上,海事系统继续保持并不断深化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稳定友好的海事合作关系,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和欧盟等地区组织的海事主管机关开展务实合作,互通有无,并借助技术人员互访交流、国际海事会议等机会,协调沟通在海事管理方面的政策和问题,为构建多边地区合作战略提供支撑。

  通江达海愈发安全高效

  “以前太仓港靠不了这么大的船,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后,船舶靠泊等级也随之‘水涨船高’。”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胡鸿介绍。

  拥有得天独厚的通航条件和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吸引政策再次聚焦“江尾海头”的太仓港。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配套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费率降低、悬挂五星红旗海轮无需申请引航即可自主进出……在海事系统良好政策的助力下,船舶实现“快进快出”。2016年进出太仓港船舶达9.33万艘次,其中超大型船舶1898艘次,港口物流成本优势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愈加凸显。

  助力作用同样体现在海事融入“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上。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着力推动江海直达。为江海直达船舶量身定制的技术规范很快出台,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在舟山开始建造,该船型投入使用后,将从根本上去除“海进江”货物的中转环节,大大节省航运企业物流成本。

  据悉,海事部门还优先支持江海直达运输港口建设集疏运项目,积极推动各地出台江海直达运输的资金补助优惠政策,鼓励港口企业给予江海直达船舶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等支持措施,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积极助力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

  随着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稳步推进,2016年,长江口深水航道船舶流量上涨至6.9万艘次,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为提高船舶进出口岸查验效率,海事系统在长江口水域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审批电子化,实现口岸查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助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

  同时,海事部门积极推动沿江省市共建“长江经济带水上应急协作区”,构筑水上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水上立体、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目前,长江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

  针对长江水污染防控问题,海事部门正在推动建立起集船舶、无人机、雷达等于一体的船舶污染立体监视网络,通过推行“船上储存,交岸处置”为主的零排放治理模式,加强船舶污染物产生、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全面抓好长江大保护。

  五年来,海事系统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依托功能,瞄准保护水源地安全这一主攻方向,促进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运输,完善长江沿线安全与防污染联动机制……主动融入、先行先试的担当为安全支起了“保护伞”,为高效添加了“润滑剂”。

  津冀资源逐步共享共用

  老铁山水道是进出渤海湾各港口的咽喉要道,在这里,大连海事局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每天都会和上百艘次商船“说欢迎、话道别”,只要船舶穿过报告线,船舶相关信息就能在大连VTS中心有所显示。

  不久的将来,这一信息同样能传递至天津海事局VTS中心。海事部门统筹津冀区域雷达资源,合理配布雷达站点,基本实现区域VHF(甚高频)信号的有效覆盖,在渤海中西部海区形成连续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网络,有效推进海事监管一体化。

  如此,天津、河北沿海航区通航资源紧张的难题有望破解,这样的变化主要归功于海事系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对症下药。

  2017年8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大框架下,海事系统出台了《关于深化津冀海事监管一体化的意见》,明确了统筹规划渤海中西部通航资源布局、建立完善津冀海事协同监管机制、加快推进津冀海事监管设施建设、推进通航资源和监管信息共享以及加快推进津冀海事监管模式改革五项具体任务。目前,海事系统正在优化津冀海事搜救责任区设置,各项任务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到2020年,津冀将形成航路、港外锚地布局基本合理,规模和数量基本满足津冀港口和航运发展需要的沿海水域网,区域通航资源实现共享共用,海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监管协同和执法联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提供坚强保障。

  战略的本质是格局、选择和定位。五年来,海事人主动服务、积极融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坚守使命、定位坐标,构建起面向国内国际服务发展大格局。

来源:交通运输部

相关文章

最新培训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