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张宝晨:构筑新世纪新丝路积极推动区域和平发展

7月11日是我国第10个航海日,今天,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在日照市共同举办“大航海•新丝路”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宝晨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

7月11日是我国第10个航海日,今天,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在日照市共同举办“大航海•新丝路”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宝晨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与大家交流。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具有丰富时代内涵的战略构想

回顾中华民族璀璨历史,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项闪耀于人类文明史的杰出壮举,也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审时度势,确立了与相关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以形成经济带区域大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和平发展新环境。“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高瞻远瞩,气势恢弘,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发展需要,对于促进我国和相关国家互利共赢、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自德国学者李希霍芬依据古代东西方贸易往来史实,1877年首次提出亚欧大陆“丝绸之路”概念,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之后,1903年法国学者沙畹提出“丝绸之路”有陆海两道、1967年日本学者三杉隆敏著述“探索海上的丝绸之路”、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性考察活动,使“海上丝绸之路”概念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振海上丝绸之路既是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理性选择,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丰富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和平发展。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始终交织着征服与抵抗、开放与封闭、进步与倒退等方面的矛盾与对立。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靠侵占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一个民族靠欺凌打压其他民族,即使能逞强一时但也永远换不回本国本民族的持续繁荣和长治久安。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进入深度调整,中国倡导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要义是要推动相关各国真诚相待、务实合作,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过程中,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是只有坚持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和平发展。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但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中国倡导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很重要的是要推动地区各国摒弃冷战思维,树立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新理念,深化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本地区人民营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宁、更加温馨的地区家园。

三是只有坚持开放包容才能推进和平发展。人类的历史从来都是多种文明共存的历史,每一种文明都要学会与其他文明共处。中国倡导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很重要的是要推动相关各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在多元共生、包容共进的环境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进地区和世界朝着和平、合作、共赢方向发展。

总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传承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丝路精神,表达了构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秩序的政治主张,以及与沿路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真诚意愿。

二、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

综合历史渊源、现实基础,特别是国家长期战略需要等因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该有其重点战略走向,一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印度尼西亚抵达南太平洋;三是远期还可考虑北冰洋等方向。从布局上看,中东和南亚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会区域。放眼海上丝绸之路区域,这是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地区,也是多样性突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地区。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此消彼长新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极,我国在重塑地区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有了更大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全球视野和大战略思维,更加主动自觉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通过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抓住文化、资本、技术、资源等核心要素,形成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是要处理好不同文明相互尊重的关系。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抛弃傲慢和偏见,本着“与人为善,善莫大焉”,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携手解决区域各国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是要处理好政治和经济两本帐的关系。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有重大政治意义也有现实经济意义,共建过程中,要在政治上秉持积极倡导,推动各国合作,同时也要避免政治至上,充分发挥资本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帐小账一起算。

三是要处理好市场拓展和不断创新的关系。我国在港口建设、道桥工程、船舶制造、机械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企业要“走出去”拓展市场,但也要清醒认识技术进步无止境,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突出作用。

四是要处理好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关切,通过优势互补,传导经济发展正能量,既让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开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共赢格局。

三、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把交通运输领域放在重要位置

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领域,也涉及各国间双边、多边外交,中国需要有自己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与相关各国共同描绘未来发展,这是一项世纪性的系统工程。下面,我以交通运输领域为重点,提出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

(一)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促进相关各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港口、重点港口布局达成共识,并落实于本国港口规划中,共同推进码头、航道、集疏运道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为战略支点将各国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带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二)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体系

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口、重要港口为节点,强化港口物流地位和作用,按照沿路各国资源、产业、消费等的分布建设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加快培育供应链龙头企业和区域性国际性物流企业,构建一个开放融合、完整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三)加快提升通关便利水平

进一步加强沿路各国多边和双边磋商,推动简化通关手续,加快“单一窗口”建设,提供海运货物通关便利。简化口岸查验,推行监管部门联合查验、口岸一次查验。强化风险管理,开展通关货物风险预测与通报。

(四)加快完善运输安全保障机制

建议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与合作协调中心,统筹协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的航行安全、海上搜救打捞和船舶污染防治,统筹安排沿路各国海事技术交流、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清洁船舶研发等重大事项。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倡导与相关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志着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面貌走向世界。我相信,中华民族曾沿着千百年之前的海上丝绸之路,走在了古代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也一定会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续写出推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最新培训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