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中韩陆海集装箱运输引入北斗导航 物流信息跟踪变被动为主动

经济全球化俨然成为历史潮流,其势汹汹,不可阻挡。据了解,2013年,中韩全年客滚班轮航线集装箱吞吐量是51万TEU,1月-11月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是17347万TEU。伴随着吞吐量的提升,集装箱货运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中韩的集装箱陆、海运输信息跟踪长久以来恰是一直处于模糊管理的境地。 物

经济全球化俨然成为历史潮流,其势汹汹,不可阻挡。据了解,2013年,中韩全年客滚班轮航线集装箱吞吐量是51万TEU,1月-11月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是17347万TEU。伴随着吞吐量的提升,集装箱货运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中韩的集装箱陆、海运输信息跟踪长久以来恰是一直处于模糊管理的境地。

物流过程中的信息流为整个物流的运转、管理、决策以及制定战略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准确的掌握货物在物流环节中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提升货主对货物的风险管控能力,还能有效预判物流在途时间、有计划的配置货物,降低货物库存,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手段为客户提供服务,创造更大价值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服务要素。2月24日,记者采访到,将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到集装箱物流领域的威海胶东国际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

装上“智能芯” 集装箱主动向货主报告行踪

“尊敬的客户,提单号:471E1171,集装箱号:CICU9629032,系统作业单号:JDHY00741已于13:14装船。感谢合作!”“尊敬的客户,‘中达永安’轮已于19:29离港。” 近日,韩国最大的电子商三星企业在韩国公司本部收到了这样2条信息。

“我们的每一个集装箱上安装了一个‘身份证及微型电脑’。‘身份证’内安装了RFID、GPS和北斗兼容的导航系统。每当集装箱有了动态,该微型电脑将主动向货主发送集装箱的动向消息。” 威海胶东国际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进武告诉记者,过去由于GPS系统只能做到跟踪定位,无法反馈信息的限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该系统已具备了稳定连续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其可实现跟踪加反馈的功能,特别是北斗卫星的“位置报告”功能,为“星箱对话”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2011年,张进武带头组建科技创新攻关小组,在海关总署无纸化电子通关项目开发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集装箱陆、海联运业务流程,搭建体系化、开放式的集装箱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2012年系统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攻克了中韩两国数据通讯技术难关,将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3G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结合为一体,即为集装箱智能化管理系统,

记者在胶东海运物联网平台的页面上看到,作业单管理、派车/装箱单打印、提箱、海关查验登记、集装箱状态维护、GPS轨迹回放等具体项目都有详细显示。威海胶东国际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进武告诉记者,该公司研发的集装箱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卫星让货主坐在计算机系统前,就可以看到集装箱货物的动态跟踪图,用收发短信的手段跟远在万里的货物箱柜进行“交流”。

集装箱信息化的“堰塞湖”

据悉,中、韩陆海集装箱运输中,中国集装箱物流企业大多缺乏严谨的集装箱运输信息反馈的服务模式。集装箱运输车辆出发后,基本完全脱管,直到抵达目的地,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才能获知抵达信息。当客户需要了解货物集装箱运输动态时,即使通过电话联系到了集装箱货车司机,往往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集装箱到港信息,直接影响生产企业居高不下的存货周期,经济效益缩水。

韩国重要的生产企业如三星、LG、现代汽车物流,已然形成了一套高信息化的物流监管机制,以调整其企业内部生产周期,保障生产顺畅。但在中、韩跨国陆海集装箱运输中,集装箱在陆、海运输途中一旦发生堵塞、延滞或者遭遇天灾人祸,都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集装箱作业情况。特别是客滚班轮,因无法掌控准确的集装箱货物到港时间,造成长时间船舶备车等待,损耗大量燃油,造成航运成本上升。

全国推广或节约物流成本近90亿

每项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必将意味着时间及成本的节约,随之而来的就是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

根据实际运营数据显示,2011年胶东海运船舶全年平均备车时间为37分钟。备车时主机消耗燃油全年平均为每往返航次1.8吨,系统应用后,实际备车时间仅为12分钟;2011年每标准箱集装箱最低营运成本为每天380元,系统运营后,每标准箱集装箱平均缩短配货时间约20分钟,全年节省集装箱陆运成本42.7万元。从推广前景上看,项目如果推广在节能型全集装箱运输船舶上,燃油节耗方面平均每标准箱运载成本预计仅为胶东海运一个公司就节耗的40%,据估算,项目全国推广后可每年为国家节省集装箱物流运营成本89.2亿元。

目前,该项技术达到了对集装箱全程作业动态的信息监管的效果,搭建了全国首个在集装箱上使用固定式电子关锁进行物联网终端物流信息采集的物联网服务平台。现在该公司的科研团队正在着力对系统进行完善,以便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系统的应用。据介绍,2013年中国海关总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就是无纸化通关项目建设,该系统现与全国海关“电子铅封”同步开发、同步使用,又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可面向社会所有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港口和口岸查验部门,为其提供服务。

集装箱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应用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实现通过集装箱进行跨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应用,在国家卫星定位战略在东北亚地区的覆盖推广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013年,在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大力推进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形势下,实现了全国第一个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中、韩集装箱运输跨国定位的功能,对国家亚太地区卫星定位战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本行业推进示范效应。”张进武介绍。

优化集装箱作业资源,节省企业物流成本,日前,集装箱智能化管理系统技术成果获得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交通运输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同时,张进武获得交通运输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先进个人。

 

来源:中国水运网

最新培训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