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主航道碍航“钉子”被“拔除”
11月6日下午3点,在上海港长江口深水航道,海上巨人“大力号”轮两个主钩稳稳抓住八道13英寸的巨型钢缆,将三个月前碰撞沉没的万吨货轮“海鸿达”轮机舱段主甲板缓缓吊起,妨碍主航道的“钉子”终于被“拔除”了。
据悉,为打捞“海鸿达”轮“主干”部分,上海打捞局120名施工人员,历经了近三个月,克服了台风和冷空气的影响,彻底清除了航道污染根源,消除了长江口航道“一船沉没、全港瘫痪”的危险局面和对来往船舶造成的安全威胁。
万吨轮沉没主航道 打捞队三月不停歇
2013年8月7日凌晨,一艘装载13500吨铁矿砂散货船“海泓达”轮,航行至长江口南槽灯浮附近水域时,与一艘外轮发生碰撞,船体破损进水后下沉,难船长141米,宽20米。沉船位于长江口南槽灯浮水域,历来是航道要冲,众多来自南北向、东西向航行中外船舶要经过这里,沉船给航行船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面对发生在家门口的事故,上海打捞局按照上海海事部门的要求和有关方委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早一天把扎在航道上的“钉子”拔出来,才能早一天给往来船舶安全航行的保障。
由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亲自挂帅,组成了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拟草出《“海泓达”沉船混合方法清航打捞方案》。如何在不影响往来船舶的情况下,尽早将“海鸿达”的主干打捞出水,成为考验组织打捞的难题。
从8月的盛夏到11月的初冬,经历了两场台风和五次冷空气的洗礼,120多名施工人员轮番出动,歇人不歇船。施工期间,先后出动了“大力号”轮、“勇士号”轮和“联合正力”轮三艘上海打捞局的金牌工程船,并派出了一支潜水精英队伍,在气象变化多端、水域水流湍急、水下地质松软粘稠的诸多恶劣环境中,见缝插针,争分读秒,化被动为主动,开展了打捞布场、潜水探摸、开孔固定和穿千斤等工作。
事故发生只在一瞬间,而善后处理却需要精心准备,因为一个不小心很可能造成次发事故。经过近3个月不停歇的准备部署和现场作业,最后四天三夜地通宵鏖战,潜水员下潜十多人次,虽然几经挫折,但还是赶在下一次寒潮来临前,于11月15日晚上10点,成功拉绞将沉船链锯。
千吨吊臂细微操作 “海上巨人” 轻拿轻放
11月16日,“海鸿达”轮打捞出水的日子,但如果想顺利吊起沉船,还得先把挡住第三船舱的舱盖“掀掉”。早上5时,天还没亮,“噗通”一声,上海打捞局潜水队主力王佩育和两名队员就穿着潜水服跳进了冰冷的江水中,在浑浊漆黑的水下,各自熟练地在舱盖板横档系上一根钢丝,为随后的打捞做着最后的探摸准备工作。
上午9时35分,重达20多吨的舱盖板被吊出水面,吊缆障碍排除,长达三个月准备的打捞计划最关键的一步到来了。因为碰撞沉没,“海鸿达”轮多处破损,四分五裂,很多部件都随着潮流漂的不知所踪,不可能进行整船打捞,只能先打捞机舱主甲板。
在最后一次协调会上,打捞专家们对沉船机舱段起吊、移位等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了最后部署,不怕防而不来,就怕来而无防。
其实打捞是个细致活,不仅前期准备要细心谨慎,现场水上水下作业也必须力求万无一失,并不是仅仅靠“挥动”千吨吊臂就能成功打捞,还需要很多微操作,特别是打捞物出水的那一瞬间,需要精确的微操作,才能保证船舶不被因打捞物离水突然变大的重力“牵着鼻子走”。
打捞“海鸿达”轮,与其说是“拔钉子”,更像是在“拔牙”,“海上巨人”“大力号”轮必须轻拿轻放。为了掌握水下船体状况,为正式起吊作准备,资深潜水专家储永林打捞前再次下潜,搜集了现场第一手资料——船体前倾4.5度。
根据探摸情况,13时23分,一声令下,沉在水底三个多月的“海鸿达”轮“主干”终于重见天日。
来源:中国水运网
最新培训
-
${trainname}
报名截止:${sginendDate}
${schoolname}
最新题库
${ColumnName}
${ExamNum} ${ExamName}
市场价:¥${MPrice} 会员价:¥${UPrice}